当前位置:资讯

南宁天价停车费事件不能止于市长道歉

2023-05-24 08:12:53 来源:开屏新闻聚焦

南宁“天价停车费事件”持续发酵。


【资料图】

据正观新闻报道,在5月23日举行的南宁优化提升停车服务管理新闻发布会上,南宁市委副书记、市长侯刚表示,因为政府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,给大家停车带来不便和影响,作为市长是有责任的,向广大市民表示深刻的检讨和深深的歉意。说完,侯刚市长起身鞠躬致歉。

因为停车费的问题,一市之长向市民道歉,而且态度很诚恳,这种事情还是比较罕见的。不过,南宁市民完全受得起市长的鞠躬道歉。民生无小事,停车收费就是民生。南宁并非富庶之地,停车一天,收费几十、上百元,堪比一线城市。更夸张的是,涉事的慧泊公司公布的一批欠费车辆中,有一辆车欠费竟高达6万多元。这种无上限同时也无底线的收费,几乎等同于拦路打劫,引发公众的强烈不满,也在情理之中。

有网友称南宁市为“慧泊市”,也并不完全是戏言,其中隐含着一种极其辛辣的讽刺。那就是,作为一家提供停车服务的企业,已然脱离了正常的政府管治,另设了一套规则体系,而这套体系却能够公然地约束所有人,对当地民众进行肆无忌惮的盘剥。

事出反常,必然有妖。慧泊停车之所以能够不顾民怨沸腾,对南宁车主进行天价停车收费,并不是因为提供了什么超值服务,而是该企业与南宁青秀区人民法院有合作关系,双方签订了一个叫《合作备忘录》的东西,名义是共建“执行+智慧停车”联动机制,实际上就是借用法院之力,对所谓的“恶意欠费”实行诉讼追缴。

更直白地说,人民法院成为了企业的“义务催缴员”。

这个《合作备忘录》一出,瞬间引爆舆论。因为天价收费说到底不过是企业经营问题,而法院与企业的合作则涉嫌公权力的滥用,这远远比天价收费更令人担心。

停车收费,天经地义。如果有人恶意欠费,企业为维护自身的权益,可以向法院起诉,走正常的诉讼程度。法院该怎么判,就怎么判。

但如果司法力量前置,法院与企业先行达成合作协议,完全站在企业的一边,则必然导致权利失衡,催生出一个畸形的市场规则。法院是讲理的地方,应该站在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,其与企业结成同盟,相当于亲自下场,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,老百姓还有道理可讲吗?还有公平公正可言吗?

慧泊停车离谱的收费,底气就来自于司法力量的撑腰。南宁市共有3万多个收费停车位,全部由慧泊停车这家企业管理。绝对垄断的市场地位,本身就掌握了停车收费的定价权,再加上与当地法院的合作,漫天要价也就顺理成章。

很多人惊讶于6万我元的停车欠费,其实如果不是怕根本收不到钱,慧泊就是给车主开出1个亿的罚单,也不是不可以。在没有规则,谁强谁有理的情况下,任何疯狂的事都有可能发生。

目前,慧泊停车已经被政府接管,《合作备忘录》宣布解除,包括慧泊停车董事长、青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在内的5名公职人员也已经被停职检查。一系列的举措,显示了政府的治理决定,停车费的问题也有望回归正常。但是很显然,事情并不能止步于此。

官方工作组就慧泊停车与青秀区人民法院签订的《合作备忘录》指出,此事暴露出南宁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存在法治意识不强、履职不当等问题。

仅仅是法治意识不强、履职不当吗?恕我直言,这中间有没有利益输送,有没有官商勾结,需要好好查一查,不能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。法院系统都是专业人士,专业人士犯这么低级且原则性的错误,需要一个完美的解释。

极为讽刺的是,停车收费完全就是“无本生意”。但2022年,慧泊停车却净亏损1200多万。此外,停车位是公共资源,慧泊作为企业,应该在扣除经营成本和合理利润后,将其余收益上缴市财政。然而有专家发现,2022年11月30日的《南宁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》中,并没有这一收费项目。

那么我们有必要像何赛飞一样问一句:钱呢?

开屏新闻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

关键词:


观察本周是否创近期新低

2023-05-23

资讯来源:中金在线财经号

2023杭州高温补贴发放条件

2023-05-23

资讯来源:本地宝

23进出07(增4)今日发布发行公告

2023-05-23

资讯来源:东方财富Choice数据

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