搭国宝“积木”,过一把大国工匠瘾!
说到玩具,相信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少不了积木的陪伴,大颗粒、小颗粒、木质的、塑料的、轨道积木、磁力片、乐高……收积木的烦恼家长想必都体会过,但转念一想,越爱搭积木的孩子越聪明,于是看到有人安利反手就挑了一套,可谓“我娃的玩具箱里,总是缺一套好积木。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· 建筑里的“积木”
中国古代也有一种积木,从百姓到皇宫都要搭,那就是我们的房子,也就是木结构建筑。
中国木建筑不用一根钉子,只依靠木头之间的榫卯咬合,就能盖起宏伟的宫殿、楼阁、高塔,越承压,越牢固,还能矗立千年不倒,这不正是天然的“积木”吗?
支撑大屋顶的斗拱就像层层叠加的积木
(孩子们会在夏令营中亲手搭建大屋顶)
清代宫廷中还有专门制作小“积木”的样式房,这些小积木是在建造宫殿之前制作的模型,叫做烫样。由于雷氏家族历代掌管样式房,大多烫样都出自于雷氏之手,所以也被称为“样式雷”烫样。
国家宝藏——样式雷建筑烫样
样式雷烫样是把图纸上设计出来的宫殿、园林、陵寝从二维变成三维,也就是把宫殿楼阁、庭院山石、树木花草、水池船坞……用草纸板、浆糊等材料,等比例缩小制成立体模型,再熨烫成烫样。其中部件都能自由拆卸,以供最难伺候的“甲方”——皇帝、太后观看,反复修改。
样式雷烫样仅仅是作为建筑模型就能成为国宝?其实这些珍贵的烫样中蕴含着中国人对于建筑、空间和自然的理解。
我们把这些理解都融进了童行暑期的“中国古典建筑美学”夏令营中,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中国古建筑有哪些智慧吧!
一、和谐
中国古建筑精神十分讲究因地制宜、与环境对话、与建筑对话。
比如中国古建筑所设计的“过白”,就是关注人在游览行进的过程中,可以看到一个比较完美的构图,而这种设计也是中国古建筑所独有的,是典型的建筑与建筑的对话。这些都体现在样式雷家族所设计的烫样当中。
在我们的夏令营中,梅静老师会带孩子们行走在故宫当中,时刻观察建筑和环境的关系,孩子们通过写生能够沉浸式地感受这种专属于中国建筑的和谐之美。
二、依势
另外,样式雷还要负责园林、陵寝的设计。比如皇家陵寝的选址,既要遵照典礼之规制、更要配合山川之胜势、同时还要考量地质、地文、水文、日照、风向、气候、气象景观等等一系列的环境因素。
依着这些总结,我们来看《清西陵全图》:
典型的背山面水:前有照、后有靠;而且每座陵寝的中间都有轴线,轴线的方向是根据山向而定。
最重要的是所有的陵寝对环境没有任何大的改动、看起来就好像是从山里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。被后世称为“虽为人作、宛如天开”的伟大设计。
清西陵建筑烫样
我们这次夏令营就会来到“样式雷”家族设计的清西陵。
这里一共有四位“真龙天子”长眠于此:雍正帝泰陵、嘉庆帝昌陵、道光帝慕陵、光绪帝崇陵。每一座帝陵都是建筑与山水的完美组合,形成了既庄严又静美的皇家陵园。
这里还有全国最大的人工古松林,千余座古建筑藏身于林泉丘壑之间。
这里就像隐藏在古松林海的另一座故宫,不同的是这里更安静、更真实。
走进清西陵,就像是一脚踏进了两百年前的世界。
三、技术
除此之外、样式雷家族在当时就已经采用了非常先进的地形表达法,他们能用一张纸描绘出精确的三维立体地形来。
这个方法叫做:平格法。平是指各个测量点与基准水平面的高低;格的意思是计里画方。
这是中国古代地图为准确缩小比例而绘制的一个控制格网;在每一个格子交点处写着上多少、下多少的码子数记录的就是当时测量出来的高度。
当人们把二维的“平格图”上的数据录入计算机的建模软件,很容易就能复原出他们当时测量出来的三维地形。
样式雷家族就是在这个准确的测量的地形图上,进行一个个精细化的设计,最后制成烫样、反复推敲,直到工程竣工。
这套古代的方法是和今天完全接轨的,它有一个现代名字,叫DEM(数字地面高程模型),DEM的核心原理和咱们的平格法是完全一致的。
DEM是上世纪50年代发明的,而咱们老祖宗的"平格法"已经用了2000多年 。
过去西方人认为“中国重实践轻理论,重经验轻实验。”而中国古建筑,也曾被认为只靠经验,没有设计。而“样式雷”图样和烫样正是中国古建筑有设计、有规划、有方法最好的证明。
这样的国宝需要孩子们去守护,这样的智慧和艺术更需要孩子们去传承。
为了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古建筑知识,童行在经典之旅APP中设计了故宫的古建筑艺术项目,让孩子们跟着雷发达重建太和殿烫样模型。
项目的最后,孩子们带着完成的模型从清代的紫禁城穿越到现代的故宫博物院,了解了“样式雷”的故事。好多孩子表示意犹未尽,如果能真的穿越回古代,亲手搭建一座宫殿该多好啊!
· 搭国宝积木 做大国工匠
这个暑假机会来啦!
樱桃舰长请到最专业的的古建筑专家,设计了故宫-清西陵“中国古典建筑美学”夏令营。
不仅带领孩子们深度解读故宫和清西陵,还能让孩子亲手搭建斗拱的大屋顶、通过手工贴塑理解琉璃影壁工艺、参照样式雷烫样制作地宫模型,足足过一把大国工匠瘾!
这期夏令营作为童行少年建筑师成长计划的一阶课程,就是想让孩子们了解我们自己的古建筑体系,借由建筑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。
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看看孩子们在夏令营会收获什么吧!
· 夏令营课程内容
我们的导师
梅静老师是清朝皇陵守护人的后代,也是清华大学建筑专业,一直在从事古建筑的研究、修缮工作。梅静老师人如其名,如梅雅静,她对古代建筑和家山文化怀有深沉的热爱。
在谈到家乡时,她说:清西陵的文化遗产里面包含着祭礼,包含着工艺,包含建筑空间的审美,包含着古人对于未知世界的探讨,它可以提供更多的视角来让我们去看待过去的祖先和自己的文化。
PBL项目制学习
目标:探寻中国皇家古典建筑的奥秘,理解帝王思维
学习:古代宫殿的规划设计,古建木结构与榫卯工艺、御用设计师“样式雷家族”
实践:通过游戏、动手、研讨等方式,探究故宫与清西陵皇家建筑的设计与技艺
成果:动手设计和搭建模型,述说自己心中的东方建筑之美
营地亮点及特色
对比东西方建筑结构选材的不同,感知东方建筑的独特智慧与审美
在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,孩子们可以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与文明,相对于欧美文化的蓬勃,孩子们对我国文明与历史的兴趣也应得到满足。在家里,我们搭积木、玩儿乐高。在这里,我们从专业的视角,利用丰富的素材,感知东方建筑的独特智慧与美,对比东西方建筑结构选材的不同。
古建筑中的装饰与材料
梅静老师小时候制作的图案被使用在墙壁之中,成为历史的印证
提升孩子对美的感受能力,培养孩子对世界的观察能力、综合学习能力
当代教育中,教育先驱者将建筑学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课程,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,能与社会、历史、美术、地理、艺术等知识产生关联,不仅能提升孩子对美的感受能力,还能培养他们对世界的观察能力、综合学习能力。建筑存在于三维世界中,通过观察、学习研究、动手实践、合作、表达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、创造力,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。
当天项目展示汇报
孩子们在写生和材料中获取设计灵感
在松涛林海间开展乡间游戏,凝聚天地之气
在巍峨山峰间徒步,在浩瀚星空下寻找自然与我的连结,聚天地之气,度过愉快而又神清气爽的一段旅程。
傍晚时分,在小院天台感受宁静中的山水之气,听古琴,吟古诗。体味龙脉之下生活的美好,享受世外桃源般的宁静悠闲。
听松文化社区:乡村公益空间;树屋滑梯、木马、秋千
孩子们就住在听松书院附近的民宿小院中
孩子的收获
体验皇家宫殿及陵寝建筑的礼制制度、感受皇权威仪,纵览清西陵山水形胜;
欣赏古代建筑空间审美、叹为观止的古典细节;
在古松林海里、星空银河下感受自然之气;
PBL项目式引导思路,激发孩子们探索的好奇心;
充分的动手环节,有趣的乡间游戏,让孩子们在游玩儿中眼睛看到了,耳朵听见了,手也感受到了,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各个“触角”感受东方建筑所带来的冲击力,多视角、多维度感知美,欣赏美,表达美。
大量的分组合作与表达,在交流与沟通中,孩子们通过碰撞、磨合,理解团队的价值,感受团队的魅力。
营地日程
DAY 1
开营、任务发布
下午:【抵达】 接机;办理入住。
温馨提示:由于北京大交通比较复杂,建议有条件的家长能亲自送孩子到达营地酒店;实在没有时间接送、独自乘坐飞机的儿童,我们会保证安排营地老师安全接、送飞机。
晚上:【开营】分组,破冰游戏,发放物料,介绍本次营地行程
项目内容:
1 开营分组,问题讨论
2 材料发放,行程介绍
3 北京城市历史变迁,理解中轴线
DAY 2
紫禁城:帝王宫殿设计
上午:【玩中学+参观】参观紫禁城中轴线,讲解三大殿及东、西线,思考帝王宫殿的规划设计
下午:【互动+讨论】观察脊兽,探究屋顶装饰礼制及作用
项目内容:
1 参观紫禁城中轴线,解读午门、太和门、三大殿,认识和描绘中轴线上的宫殿外貌,感受天子礼制;
2 参观太后的宫殿内饰,看古典建筑内檐装修的细节和匠心;
3 参观内朝乾清宫-交泰殿-坤宁宫,感受空间序列和建筑功能;
4 通过望远镜观察脊兽,在轮廓中补充脊兽细节,熟悉屋顶装饰礼制及其作用;
5 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建筑,描述故宫带给自己的空间感受。
DAY 3
泰陵:帝王陵寝规划
上午:【故事】 前往清西陵;途中了解清西陵历史
下午:【参观+手工】参观泰陵中轴线,讲解建筑空间比例;手工贴塑,理解琉璃影壁工艺
泰陵-品字形石牌坊(摄影:于正万)
泰陵-轴线序列空间叙事
泰陵建筑装饰细节体验
项目内容:
1 参观泰陵5华里神路,在建筑空间的收放与开合中,体验帝王陵寝建筑“威加海内”的礼制制度;在小组模型制作中,体验古典建筑“叹为观止”的装饰细节与合作的乐趣。
2 理解解清代陵寝的历史及制度;加深感受轴线在中国古代皇家建筑中的重要性,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审美及叙事方式;
3 手工体验,在制作中体会古典建筑装饰的细节美。
DAY 4
慕陵+昌西陵:古建筑技艺-结构
上午:【玩中学+参观】参观慕陵、昌西陵,探寻金丝楠木建筑的结构和审美
下午:【玩中做+合作】讲解木结构建筑,分组制作殿身模型,探索古建筑的梁柱结构;比较东西方建筑
【自由活动】漫步松林,畅玩游戏
慕陵-金丝楠木大殿
慕陵-金丝楠木云龙纹雀替
零距离感受金丝楠木与金砖的气息与气场
昌西陵-回音壁
项目内容:
1、参观慕陵建筑,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骨架,感受墙倒屋不塌的古人智慧;体会金丝楠木殿中“朴素”而高贵的东方审美与精湛技艺;
2、参观昌西陵,感受回音壁的效果,讨论并发现回音壁产生的原理;
3、漫步古松林海间,感受天地人的精髓;骑小木马、荡秋千、喂兔子、丢手绢,体验乡野自然趣味。
DAY 5
永福寺、崇陵:古建筑技艺-屋顶
上午:【玩中学+参观】参观永福寺、崇陵、参照样式雷制作地宫模型
下午:【玩中做+合作】讲解古建筑大屋顶特点,分组制作大屋顶模型
建筑外檐结构;如鸟斯革,如翚斯飞
项目内容:
1 了解样式雷家族,学习烫样制作方法,亲自动手搭建地宫;
2 用拼贴、连线的方式,引导孩子们主动发现古建屋顶的不同形式;
3 分组制作大屋顶结构模型,探索古建屋顶反宇结构形成的原因;
4 讨论东西方坡屋顶形式的区别、及东方屋顶形式背后的礼制文化。
DAY 6
泰陵:古建筑技艺-斗拱
上午:【学习+实践】了解斗拱,榫卯制作体验,斗拱模型搭建
【结营】在松林中完成项目并返回北京
古建木结构讨论;斗拱模型组装
在山林中进行项目结营
项目内容:
1 了解中国古代榫卯构造和斗拱弹性结构;
2 每人获得一组斗拱积木,熟悉斗拱组装和抗震功能;
3 结营仪式,分享项目成果。
执行课程会更加丰满,活动及内容也会根据孩子学习状态和天气等因素灵活调整,期待好运~
· 夏令营基本信息
关键词: